搜尋此網誌

首頁

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

中區污水廠 旗津新亮點

中區污水廠 旗津新亮點
屋頂設光電施工中 結合環保、教育、科技、觀光 遊客驚艷

 (記者李鳴盛高雄報導)旗津地區西臨台灣海峽,得天獨厚地成為高雄人與外地觀光客休閒最好的去處之一,每到假日總是吸引大批的遊客湧入。而中區污水處理廠,除了肩負高雄市污水下水道環境改善及河川、海域水質清澈的重任外,其位置就在旗津島中央主要道路旁,南北分別與壘球場與風車公園相鄰,佔地約有12.5公頃,廠區建築整齊優雅,儼然也成為旗津帶狀觀光路線的一部分。
隨著本市污水下水道普及率快速的提昇,以及河川整治截流所增加之污水,該廠污水處理容量也於91年底由原先每日平均40萬噸擴充到目前平均每日75萬噸,最高每日可處理95萬噸。勘稱為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型污水廠。自民國76年初建廠開始營運以來,每年都有非常多機關團體至中區污水處理廠參觀,瞭解污水下水道系統的建設流程及對民眾生活環境之重要性,充分達到環保宣導之教育成果。
  「節能減碳、愛護地球」,已成為對抗全球暖化與能源價格高漲的世界潮流,也是目前高雄市政府積極推動的政策。為配合該廠建廠至今部分已老舊的設備,市府水利局也搭上了這股熱潮,以功能提昇、兼顧永續環境發展為前題之下,啟動再生能源與綠色城市的構想,利用旗津地區大樓較少,日照量充足的特性,於中區污水廠內部分既有建築物屋頂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,每小時發電量預估為57.96 kWp,年最高可發電度數約為71,928度,以此換算,每年約可節省電費新台幣143,856元,依據水利局表示,目前工程相當順利,預估可於101年底之前完工。
  相信未來在工程完成後,該廠將以新的機能與風貌展現給民眾及遊客,中區污水廠將成為全國首座結合環保、教育、科技、觀光的污水處理廠,屆時將帶給民眾驚艷,勢必帶動另一波參訪風潮。

中區污水處理廠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工程目前施工順利。(水利局提供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